台泥 213 億完成擴大土葡投資交割程序,3 月併入合併財報,獲銀團永續貸款,拼全球最低碳水泥

台泥 7 日宣布完成擴大投資歐洲低碳水泥相關交割程序,總金額 6 億 2 千 1 佰萬歐元 (約新台幣約 213 億元) ;其中土耳其增加 20%、葡萄牙增加 60% 持股後,共持有「土耳其資產之合資公司」60%、葡萄牙 Cimpor 水泥公司 100% 股份,正式成為歐洲低碳水泥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台泥自 2018 年攜手 OYAK 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 5 年來稅後淨利成長 6 倍,持續挹注台泥營收,至今合資公司於歐洲也累積 237 萬噸碳權。根據國際調查機構 Research Nester 報告評估,2022-2030 年歐洲低碳水泥市場每年將以 8.5% 之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台泥認為,未來歐盟正式實施 CBAM 碳邊境機制,不管歐洲本地水泥或者進口水泥,低碳都將成為進軍歐洲市場的主要競爭力。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總經理程耀輝與未來土耳其資產合資公司及葡萄牙 Cimpor CEO Suat Calbiyik、OYAK 集團 CFO Baren Celik 等親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台灣時間 3 月 6 日於 Cimpor 公司總部大樓完成交割及股權移轉。上述 213 億元交割金額將另依會計師核定 2/29 之淨資產數字進行結算找補,土葡相關營收也將於今年三月起正式併入台泥合併財報中,並將於五月上旬公布第一季合併財報數字。加入更完整的歐洲低碳水泥版圖後,台泥整體收入結構將更多元、有韌性及成長性。而為了完成此次擴大歐洲低碳布局,台泥也簽訂 8 億歐元無擔保永續連結銀團貸款,銀行團包括歐洲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擔任永續架構行暨協調管理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及新加坡華僑銀行等銀行,本案共獲 1.5 倍超額認購貸之踴躍支持。這項銀團貸款與台泥企業團的範疇一及範疇二碳排強度指標連結,展現台泥企業團對於減碳及低碳轉型的決心,並持續增加綠色融資的比例。
歐盟碳價高,加上新修訂之《建築能源效率指令 EPBD》 規定 2026 年歐盟所有國家公共機關之新建建築須為零碳排,2028 年則擴大到一般民間新建建築也都必須為零碳排,使得低碳水泥需求逐年上升,而歐洲水泥市場,進口水泥長年佔一定比例。台泥此次擴大持股後 100% 持有的葡萄牙 Cimpor 公司,在非洲喀麥隆建有全世界唯二使用 90% 生質燃料商業化量產水泥廠,在象牙海岸的水泥廠則建有世界第一套大規模生產鍛燒黏土水泥基地,鍛燒黏土混合熟料後,較傳統水泥減少至少 40% 碳排。台泥掌握 Cimpor 經營權後將擴大低碳研發,持續開發超低碳水泥,目標 2025 年成為全球具能力生產最低碳水泥的品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