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低碳綠能環保園區

亞洲首創 跨產業零廢循環生產基地

台泥結合港口、電廠、水泥廠三大產業,透過跨產業間資源再利用模式,實現零廢棄物、低碳排放製程目標,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的雙重挑戰。

循環經濟的核心架構


位於花蓮秀林鄉和平工業區的和平水泥廠、和平工業港以及和平電廠,從原料開採、製程、能源到產品運輸,採跨產業資源循環規劃。

水泥原料石灰石提供和平電廠環保脫硫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電廠產生的煤灰與脫硫石膏100%運至水泥廠當作水泥替代原料,水泥產品再透過低碳海運運輸至西部各港口水泥接收站,為台泥獨創結合水泥、能源與資源循環之「三合一」生產模式。
Integrated Cycle Diagram

和平電廠:

世界唯一無灰塘環保電廠


電廠發電所需的煤炭 100% 採用密閉式儲存、運送,是全球唯一使用煤炭發電但卻未設置灰塘的火力發電廠。
和平電廠每年使用水泥廠石灰石進行環保脫硫,降低 95% 以上的硫化物排放。

和平水泥廠:

無廢棄物循環利用基地


電廠提供之替代原料,直接減少水泥產品之天然礦石與煤之使用。
原料、燃料以及廢棄物互補利用,形成封閉迴圈。

和平工業港:

歐盟認證工業生態港


水泥產品透過海運取代陸運,不僅減少空氣汙染,更比陸運減少20倍碳排。

和平生態工業港:歐盟認證兼具環境與經濟效益


和平港獲國家教育獎民營事業組特優

港區水域生態維護,成為珊瑚棲息與海洋生態復育基地。

三度獲歐盟生態港認證,落實港口生態復育與永續營運。

獲歐盟生態港認證,落實港口生態復育與永續營運。

和平低碳綠能環保園區

環境與經濟雙贏:減碳成果與效益

零廢低碳生產每年平均減碳

3.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