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碳知識是青年世代重要競爭力,台泥綠色轉型布局碳競爭力,開設碳學院育才

台泥企業團 2024 氣候行動人才招募計畫,今 (2) 日在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舉辦首場活動。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總經理程耀輝也親臨現場和即將進入職場的學子以及轉職社會人面對面。台泥以 ChatGPT 及 Midjourney 兩套 AI 生成器,產出的台泥 AI 001 號員工諾亞 (NOAH),也在台大亮相並現場與張安平對話,AI 員工詢問張安平Z世代求職者如何提升碳競爭力?張安平認為,「碳的知識會是年輕世代很大的競爭力,未來不理解碳,就好像在現今時代不懂得用電腦一樣。」「其實在任何場域和職場,碳都變成一個必要的能力,不懂碳,未來 10 年會被淘汰。該如何減碳,如何在有產生碳的情況下調整改變,讓全球氣候能夠穩定下來。這是對整個人類文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當然也是對每一個產業最重要的事情。」張安平也向有志投入氣候行動的青年世代招手,他強調,台泥不只是說,也一直付諸行動把產業做好,希望可以對全球氣候變遷出一份力,減少風險產生。他指出,台泥幾個事業體從建材到電池儲能等新能源都會持續投入低碳研發。

台泥副總經理兼人資長劉鳳萍受訪時指出,今年釋出超過 300 個職缺,當中極大佔比職缺是新能源領域人才,至於大家最關心的薪資,她表示台泥不落人後,新能源領域平均起薪超過 5 萬元,而智能 AI 領域職缺年薪有機會破百萬,今天台泥在台大徵才博覽會現場就有兩位畢業自台大機械、化工研究所,不到 30 歲即擔任主管職的台泥青年世代同仁。台泥今年也擴大招募生成式 AI 團隊,張安平指出,台泥的電池儲能事業體,數據收集都非常大,以 AI 大數據的方法分析,並以碳的部分來分析;甚至水泥事業體也要運用 AI,因為水泥製程在未來 10 年到 15 年,因為減碳會有大幅度改變。
為了育才厚實企業團碳競爭力,也鼓勵員工自我精進加值,台泥自 2023 年起開辦碳學院,由公司把關推出接軌國際標準與框架的溫室氣體盤查、工程碳足跡人才培訓課程,今年度將接續開設產品碳足跡、範疇三盤查與碳管理專班,台泥碳學院讓同仁可以自由報名並利用上班時間學習,透過演練課程和跨事業體同仁交流激盪。另一方面,台泥也推行 LINE 平台上的 TCC 永續學習護照,協助同仁掌握最新永續新知、鼓勵參與永續行動提案競賽、DEI 多元共融講座與挑戰永續健康生活,讓永續真正成為每位台泥人 DNA。
氣候變遷加速全球極端氣候發生。美國時代雜誌 2024 年 1 月也以「2024 年必須是氣候行動快速成長的一年」對國際提出呼籲。因此台泥向有志於成為氣候行動人才的青年世代招手,也契合全球最新綠色技能趨勢。台泥企業團自 2017 年啟動綠色轉型,從水泥本業減碳到跨入能源領域、陸續研發新產品新服務,目前已經成為佈局五大洲 13 國的國際化公司,未來三大發展主軸為:低碳建材、資源循環與綠色能源。此次釋出十大職類工作包括碳管理、ESG 策略、低碳建材、綠色資源循環、三元鋰電池、再生能源、儲能、光充儲整合、電力交易及智能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