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接軌國際 GCCA 低碳混凝土標準,推出全台最低碳石灰石混凝土,單年銷售破 80 萬方,攜手百家營建業減碳 14.6 萬噸

所有消息

台泥接軌國際 GCCA 低碳混凝土標準,推出全台最低碳石灰石混凝土,單年銷售破 80 萬方,攜手百家營建業減碳 14.6 萬噸

2024.11.18

  • 已複製網址

  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 GCCA 18 日於 COP29 聯合國氣候峰會正式發布國際版的低碳混凝土定義,台泥主動接軌 GCCA、發布全台最低碳石灰石水泥混凝土,減碳率遠低於政府公告的低碳評估手冊中一般混凝土標準最高達 53%。台泥今天也邀請過去一年國內實際使用低碳石灰石水泥及石灰石水泥混凝土的逾百家建設營建公司代表,共同宣示組成「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總計一年來台泥與客戶共同透過生產與使用低碳建材為營建產業減碳 14.6 萬噸,台泥今年單年出貨之石灰石水泥混凝土量超過80萬方,已簽約訂單超過 250 萬方。在聯合國提出的 2024 年排放差距報告中,更提出全球使用石灰石等作為替代熟料之低碳水泥,2035 年可助世界減碳 4 億噸 CO2e,直言是成本有效且影響力高的減碳方案。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2024 年初,非洲旱災肆虐,沙烏地阿拉伯發生過去沒有過的大水,氣候變遷影響的,不僅僅是農夫乾涸的土地,更是孩子們的呼吸、全人類對未來的憧憬。他指出,有很多業者碳排高,他們的做法是把資產賣掉就能達到減碳,但台泥認為這不是答案,因為水泥是必需品,需要讓必需品可以繼續用下去,所以台泥繼續減碳,以達到世界未來的要求,「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未來」。但他也指出,台泥在世界各地包括葡萄牙土耳其大陸等地生產的產品都是最低碳的,且品質不會差。可是在台灣推出的石灰石水泥混凝土 IL15 碳排並不是最低的,並非我們沒有技術,而是有許多法令卡死我們。』根基營造是過去一年使用台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量最多的營造公司,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也指出科技大廠 ASML 也使用了台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海悅國際在全台自建與代銷至今有超過 10 案都使用台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海悅總經理王俊傑指出,低碳是必須走的道路,而消費者也知道台泥是銷售的保證。有台灣綠建築之父美稱的成大建築系榮譽講座教授林憲德則強調,政府若要達到 2050 年淨零,推動低碳建材將是關鍵。

  台泥 2023 年 10 月發布 Total Climate 系列低碳產品—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當時減碳率為 15.4%,爾後台泥研發技術再進化,今天發布會上的新一代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減碳率已達 23.83%,比去年再減 8.43%,是目前全台最低碳的水泥。另一方面,根據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 GCCA 正式發布國際版的低碳混凝土準則,至少要比傳統混凝土減碳至少 15%,才能叫低碳混凝土,台泥身為 GCCA 成員也主動接軌國際標準,推出全台最低碳的-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依據目前國內各種公開數據比較,台泥最新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不論是 4000/ 5000/ 6000磅規格,碳足跡 186.52kgCO2/m3、218.69 kgCO2/m3、231.89 kgCO2/m3,都是目前業界產品中全台最低碳。即便是卜特蘭I型混凝土、不論 4000/ 5000/ 6000 磅規格,碳足跡 201kgCO2/m3、237kgCO2/m3、251kgCO2/m3,哪一種規格,台泥獨特的卜特蘭 I 型綠色配方,也是全台最低碳,較同業低碳 8%-16%。

  聯合國公布的 2050 全球建築淨零路徑中,明確的訂定全球新建建築2030年  以建材為主的蘊含碳,必須減超過 40% 以上;內政部已推出以建材蘊含碳為主的低碳建築標章,台北市政府則要求未來環評開發案之新建建築物於施工階段的建材製造、運輸與施工過程應取得低碳建築標示;新北市則要求單元面積達 2000 平方公尺以上都更案件需取得內政部核發之第三級低碳建築標示。

  使用低碳建材趨勢在全球銳不可檔,美國 50 州交通部門全數通過可將卜特蘭石灰石水泥等低碳水泥用於交通建設,使低碳水泥在美國的市占率從 2018 年 2% 成長至 2023 年約 35%。在聯合國提出 2024 年排放差距報告中,更提出全球使用石灰石等作為替代熟料之低碳水泥,2035 年將可助世界減碳 4 億噸 CO2e,直言是成本有效且高影響力的減碳方案,並建議膠結材替代比例、水泥排放強度等指標應考慮納入國家自定貢獻 (NDC)。台泥除了自身積極透過研發技術推出更低減的產品,也再次呼籲政府在公平競爭下,進口跟本地產品都要揭露產品碳足跡,也都要承擔碳成本,才能保障用力減碳的企業。